布衣诗人文集

布衣诗人/著

2024-04-14

书籍简介

本人农民工,生在滇西边城。滇西怒江,边城游记,随笔杂谈。挥手离别恐徒增感伤,但作悄悄而来,又无声而去吧。各自东西唯愿不再相见,时有忆起,自如梦幻一般。岂不美哉?岁月磋砣半生已去,两鬓双华,或今美人迟暮。只帘外一轮秋月,年年相似。

首章试读

“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千百年以来广为人传唱不衰的柳永词,和关于柳永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多如柳词一般凄美动人,哀怨又婉约的的词作,自封“白衣卿相”的人生又怎是史家笔下那只言片语

柳永,原名柳三变,排行第七,也称柳七。其父,叔,兄,子,及两侄儿皆中过进士,可谓“满门进士。”柳永也中了科举,不曾想到他作的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一句惹恼了宋仁宗,丢了官职。仁宗很生气,便把柳永的名字从中榜名单中抹去,笑骂:“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落榜后,柳永自称:”奉旨填词,何等潇洒!

据说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潮一词,称赞杭州之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侵宋。文人笔下的美景能让敌国引兵来侵,足见柳永之华了。恐怕千百年间,也无人出其右吧?

“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柳永考中过进士,后赐进士及笫,却在青楼里教妓女们谱曲谈唱自己的词,连西夏官员回去后都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永词。”可见影响之大了。

更为人称道是,这位柳七和名妓们的浪漫故事。有位名妓谢玉英,色佳才秀,最爱唱柳永的词。柳永才高气傲,引宋仁宗生气,只授柳永馀杭县宰之职。途经江州时,他照例流浪妓家,结识谢玉英,见其书房有一册“柳七新词”都是她用蝇头小楷抄录的。因而与她一读而知心,才情相配。临别时,柳永写新词表示永不变心,谢玉英则发誓从此闭门谢客以待柳郎。柳永在馀杭任上三年,又结识了许多江浙名妓,但未忘谢玉英。任满回京,到江州与她相会。不想玉英又接新客,陪人喝酒去了。柳永十分惆怅,在花墙上赋词一首,述三年前恩爱光景,又表今日失约之不快。最后道:“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赋,试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谢玉英回来见到柳永词,自觉自己没守约定,后悔莫及,于是变卖所有东西,到京城寻找柳永,经历...

首 页目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