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子时,窗外暴雨倾盆电闪雷鸣,国使馆编修杨华玥还在灯下紧锁眉头盯着自己晚间与皇帝陛下的访谈实录发呆。
她近日奉命编撰《大明一统志》,记录下中华大地上这一段最不可思议地分岔路。杨华玥怀揣着对开国皇帝的狂热崇拜上任,心想终于有机会可以巨细无遗地一窥偶像的私生活了,谁知刚上任后她就发现自己任重道远——偶像的言行果然高深莫测,绝非她这等凡人可以理解的。但倘若真的如实记录的话,又恐平庸后人不解其良苦用心,反倒损了偶像的形象。比如说这句:“同平元年腊月初五,陛下于朝堂上公然训斥中书令沈大人奏折狗屁不通,用词故弄玄虚,平日文章更是辞藻华丽,有刻意分化排斥民众之嫌...”。
杨华玥读到此处简直抓耳挠腮,甚至没发现自己的丈夫杨贺氏不知道什么时候端了碗鸡汤过来,默默地伫立在自己身后,蓦地开口道,:“中书令沈大人?她不是当年的状元吗?她的文章可是出了名的行云流水,字字珠玑,怎么会惹得陛下如此不悦?难不成...陛下真的像传闻中说的那样...看不太懂?”
“住嘴!一个夫道人家怎敢妄议当今圣上!莫学那些鼠目之徒嚼这等舌根,官家英明神武,立下了如此不世功勋,怎可能看不懂区区文书。那是陛下仁爱,又极度重视普及教育,才想要破除文化边界,首先就得让人人能看得懂,听的懂。你妇君我,就是靠着这一手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章才被陛下破格提拔的。”
“那你刚刚皱什么眉头?”
“这不是方才没想到嘛,多亏夫人你提醒我,我才领悟到陛下的苦心,对,一定是这样。就这样写!还有还有,明天我要和林大人郑大人好好商议一下,请奏在朝中发起全面白话文运动。民间虽已有普及,可朝上群臣交流往往还是陋习难改,是该好好整改,做出表率了。圣上必然龙心大悦,没准你以后就能做个一品夫人了,哈哈!”
杨贺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但也不好反驳自己的妻子,只得递过鸡汤,低头垂目缓缓退出了书房。
杨贺氏乃是前朝史官袁枢的后人,自己的母亲更是主持修编了《两宋通鉴》,他自小饱读诗书,自问文采韬略不输女人,可自己一肚子墨水竟成了累赘,连写点小诗自娱自乐都被妻子呵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