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老夫人叹道:“这不就是心虚么?!
既然是你们夫妻承继了家业,东行那时候又小,只要你们好生教养他,等他大了,让他有点出息,分出去成家立业的,谁不说你们两口子仁义宽厚?!
如今却是晚了!”
顿了顿,“你能想出将娘家侄女儿许给他为妻,倒也是个法子。”
柳顾氏转愁为笑:“我也是听了身边人的提醒,才想到这一着的!
前几年他不在家还好,如今回来了,又满了十八岁,我如果不替他操办,族中那些人也要给他谋划。
万一娶了个有点根基的媳妇回来,将来东行仗着妻族之力,跟东宁抢家产,倒不好办了,不如我先下手为强,给他找个娘家人,他就翻不出我的手心了!”
于老夫人见女儿眼中露出得意之色,便泼她冷水:“法子虽好,人选却挑得不好!”
柳顾氏睁大了眼:“怎么不好了?!
十丫头也算是我亲侄女儿呢!
虽是庶出,可东行除了那个嫡长身份,也没什么长处了,若不是怕他成了气候,我还舍不得将十丫头许他呢!”
于老夫人无奈地看了女儿一眼,摇了摇头。
柳顾氏弄不明白,前后细细思量,只觉得自己想得再周到不过了,若有什么不足之处,那就只有文娟不懂事这点了。
她哂道:“若是母亲能想出更好的人选来,我就服气!
如今却真真没有比十丫头更好的人选了!
只可惜十丫头不听话!
方才我让她去陪东行,只要东行给她倒一杯茶,我便有借口将这门亲事落到实处!
可如今她不但不肯过去,反倒让九丫头吃了东行倒的茶,真真气死我了!”
于老夫人心中一动,微微笑道:“既如此,不如将错就错?九丫头年纪相当,且本就是嫡出,倒比十丫头强些。
你别说什么十丫头身份足够匹配的话,光是她是婢妾所生这点,在你们柳家族人眼里就过不了关!
你既然要做成这桩亲事,又何必叫人拿住短处?九丫头祖父是资政大夫,父亲是举人,论身份,论家世,可是一点儿都不输给十丫头!”
柳顾氏坐直了身体,仔细想了想,似乎真有些道理,她从前没把六堂侄女放在心上,因此没想起她来,但现在这么一说,似乎也不错……她忽然记起一件事,忙问:“女儿记得……六房不是败落了么?前几年女儿回来时,还听底下人说六婶病了还要向二太太求药。
可今儿一见,倒没觉得他家穷了?!”
于老夫人微微笑道:“九丫头能干着呢,十岁开始就接过了管家大任,又给家里置办了一两处产业,如今倒过得比几房偏支还要富足些。
你六婶真真是个有子孙福的。”
柳顾氏稍稍掩了口:“这……他家哪来的银子置产?难道是当年瞒下的?别房的叔伯兄弟们……就没个说法?”
“是变卖了家里库房的几样老东西才得的银子。”
于老夫人倒没放在心上,“都是你六叔在任上得的东西,不是族产,别人也不好说什么,况且变卖物品一应事宜都是老十五出面,老九插不进手去。”
“我说呢!”
柳顾氏眼中微露几分讥讽之色,“别人倒罢了,六房有油水,七房是绝不会放过的!”
又有些泄气,“既是这样能干的孩子,我倒不乐意了!
万一叫东行成了气候,我岂不是失算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